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实效性研究
作者:庞燕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少儿趣味田径器材的用途,用一种新的项目组织、练习形式来发掘学生的基本田径技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享受田径运动的同时,提高学生耐力素质。
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耐力素质;实效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可从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显示,学生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在进一步下降,其中耐力素质又趋居首位。为此,近年来,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以达到增进学生体能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同行们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在局部和小范围内不能不说是有所成效。然而,在整体和全局上终究尚未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继续下滑的局面。因此我们选定了“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实效性研究”这个课题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时间
1.研究对象:本校水平二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其中四(1)班为实验班,四(6)班为对照班。
2.研究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6月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用于寻求理论的支撑,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将其作用于教学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2)对比实验法:实验采用四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论证。
(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实验班的教学按照趣味田径卡片及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对照班的教学进度安排则根据学校四年级教学计划完成。
(4)数据统计法: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校对、分析、整理。
三、研究目标
1.提高小学生的耐力素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2.探索出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3.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学校体育品牌特色。
4.使教师的教育行为适应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本校水平二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四(1)班为实验班,四(6)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的人数相等、男女生比例相等,两班在实验前原始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教学实验时间为8周,实验班每周上2节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体育课,对照班则根据学校四年级教学计划完成,其他时间的体育课两班的教学内容应基本一致。
实验班、对照班教学内容安排表
实验班教学内容 |
对照班教学内容 |
1.跨栏接力跑、十字跳 |
1.跳绳:多人跳短绳 |
2.跨栏跑接力、跪姿投掷 |
2.技巧:前滚翻 |
3.十字跳、跪姿投掷 |
3.技巧:后滚翻 |
4.绕杆接力、十字跳 |
4.技巧:前滚翻接后滚翻组合动作 |
5.立定多级跳、跪姿投掷 |
5.技巧:连续前、后滚翻 |
6.跨栏跑、后抛实心球 |
6.跳跃:单、双脚跳 |
7.8分钟耐力跑、立定多级跳 |
7.跳跃:跑几步,单脚起跳,用手或头触物 |
8.8分钟耐力跑、后抛实心球 |
8.跳跃:蹲踞式跳远 |
9.立定多级跳、后抛实心球 |
9.跳跃:蹲踞式跳远 |
10.趣味耐久跑、旋转投掷 |
10.跳跃:蹲踞式跳远 |
11.撑杆跳远、旋转投掷 |
11.跳跃:蹲踞式跳远 |
12.趣味耐久跑、撑杆跳远 |
12.投掷:原地侧向投掷绳结 |
13.速度阶梯、掷少儿标枪 |
13.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 |
14.速度阶梯、精确跳远 |
14.投掷:原地手持自制实心球掷远 |
15.精确跳远、掷少儿标枪 |
15.投掷:双手向前掷实心球 |
16.一级方程式耐久跑 |
16.投掷:双手上步向前掷实心球 |
表1实验前、后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测试成绩对比
班 级 实验前平均成绩 实验后平均成绩 四(1)班〈实验班〉 134个∕分 140个∕分 四(6)班〈对照班〉 137.5个∕分 137.6个∕分
表2实验前、后学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对比
班 级 |
实验前平均成绩 |
实验后平均成绩 |
四(1)班〈实验班〉 |
9.98秒 |
9.78秒 |
四(6)班〈对照班〉 |
9.96秒 |
9.89秒 |
表3实验前、后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测试成绩对比
班 级 |
实验前平均成绩 |
实验后平均成绩 |
四(1)班〈实验班〉 |
4.87米 |
5.17米 |
四(6)班〈对照班〉 |
4.82米 |
4.90米 |
表4实验前、后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对比
班 级 |
实验前平均成绩 |
实验后平均成绩 |
四(1)班〈实验班〉 |
26.2个 |
29.2个 |
四(6)班〈对照班〉 |
21.9个 |
22.7个 |
表5实验前、后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成绩对比
班 级 |
实验前平均成绩 |
实验后平均成绩 |
四(1)班〈实验班〉 |
10.4厘米 |
11.4厘米 |
四(6)班〈对照班〉 |
10.1厘米 |
10.6厘米 |
结果分析:少儿趣味田径器材色彩艳丽,造型设计比较新颖,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在与实验班学生的交流中,100%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少儿趣味田径课,每节实验课上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练习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到每项练习中去,我们对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从而激励学生自信地参与少儿趣味田径活动,保证了实验班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比对照班在实验后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的平均值提高幅度较大,运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进行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基本田径技能,让学生享受田径运动的同时,耐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从表2、表3、表4、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比对照班在实验后50米跑、投掷实心球、一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四个项目的平均值提高幅度相对大一些,说明了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学生的速度、力量等素质发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五、研究取得的成绩
课题实施一年多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素养提高了,所有成员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能充分挖掘少儿趣味田径器材的用途,用一种新的项目组织、练习形式来发掘学生的基本田径技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享受田径运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灵敏等素质。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田径训练中不断实践对比归纳总结,在大课间、小百花少年宫、体育节等各项活动中检验推广。一年来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成绩:
1.学校大课间在全国阳光体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获优秀奖(2012.12)
2.学校大课间在苏州市大课间比赛中获一等奖(2011.11)
3.在张家港市小学生达标运动会中获总分第一名(2012.3)
4.在市冬季三项比赛中获总团体第一名(2011.12)
5.校田径队在张家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11.9)
6.校田径队在张家港市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12.3)
7.校田径队在张家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2.9)
8.校田径队在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2012.11)
9.庞燕老师在江苏省体育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11.5)
10.方玥老师在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2012.6)
11.袁邵云、陈剑老师被评为张家港市教坛新秀(2011.9)
12.袁邵云、鲍丽芬老师被评为张家港市教学能手(2013.3)
13.方玥老师被评为张家港市教坛新秀(2013.3)
14.庞燕老师撰写的《运用少儿趣味田径开发大课间游戏活动的实验研究》一文获苏州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11.12)
15.庞燕老师撰写的《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实效性研究》一文发表省级刊物(2012.11)
16.2011年11月我校被命名为“2011~2014年度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2011.12)
六、研究中的不足与困惑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想法、感受及时提炼总结,并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课题组实验成员在实践中有应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
2.可能因缺乏专家的指导,我们的研究还比较肤浅,虽积累了一些研究论文,但成果不是很多,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积累和提炼,争取多出一些研究成果。
3.因我们的时间、精力、水平均有限,所以学习还很不够,对有关一手资料的整理还不够系统,理论发掘还不够深入。